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浩刚[1]
机构地区:[1]平顶山学院文学院
出 处:《文教资料》2012年第13期42-43,45,共3页
基 金:河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中文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编号:2009-JKGHAG-0522)成果之一
摘 要:目前高校学生的考分普遍存在着虚假的情况,学生"60分万岁"、作弊成风与各方利益所导致的分数泡沫,使分数成为高校向社会撒的弥天大谎。高校分数谎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现在的考试阻断了师生的交流对话,使考试沦为无意义的事件。主体间性考试是破解目前考试困境的好办法,作者在《古代文学》课程中进行了尝试。考试的方式由师生协商确定,师生由消极应考变为积极、主动参与,考试成为有意义的事件,最终考改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主体间性考试在其他文科课程中有推广的意义。
分 类 号:I206.2-4[文学—中国文学] G64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