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aD指标与药物所致的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关敬树 徐涛[2] 王昊[2] 廖德宁[2] 

机构地区:[1]上海市宝山区中心医院心内科,上海201900 [2]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心内科,上海200003

出  处:《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2年第2期98-100,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ardiac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

摘  要:以往人们多认为QT间期延长是药源性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的重要机制。但是QT间期延长并不都能引发TdP,而TdP的发生也并不都伴随着QT间期延长,甚至在一些QT间期缩短的情况下,也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因此近年来有学者提出TRIaD的概念,其为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三角形化(triangulation)、逆向频率依赖性(reverse use dependency)、不稳定性(instability)以及离散(dispersion)等指标的合称。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TRIaD指标的变化是药源性TdP发生的共同基质;药物应用后表现出动作电位三角形化、逆向频率依赖性、不稳定性、离散增加等反应,无论有无QT间期的延长,均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包括TdP。反之,即使QT间期延长,致心律失常作用也很小。

关 键 词:电生理学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综述 QT间期 TRIAD 

分 类 号:R541.71[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331.38[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