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刚[1] 刘正宏[1] 刘俊来[2] 李永飞[3] 徐仲元[1] 董晓杰[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 [2]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3]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沈阳110034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年第6期879-892,共14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90814006;40972135);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批准号:1212011085473)资助
摘 要:医巫闾山地区北北东向展布的韧性剪切带形成于伸展环境下,剪切带先后经历的高温韧性变形和低温脆-韧性变形,分别形成了医巫闾山高温伸展型韧性剪切带和瓦子峪低温伸展型韧性剪切带,并各自伴随大面积的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活动.本文在宏观和微观变形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组构优选方位分析,确定早期高温角闪岩相伸展型韧性剪切带形成于中部地壳层次的北东-南西向伸展应力场;晚期低温绿片岩相伸展型韧性剪切带形成于地壳浅部层次的北西西-南东东向伸展应力场.高温伸展变形晚期的同构造花岗岩脉中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55±2)Ma,表明早期伸展作用发生在中、晚侏罗世.低温伸展变形形成的构造片岩中白云母40Ar-39Ar年龄为(131.6±1.0)Ma,指示晚期伸展作用发生在早白垩世,此后医巫闾山地区进入整体抬升阶段.中-晚侏罗世北北东向伸展型韧性剪切带的厘定,为证实华北东部构造体制转换及岩石圈减薄开始于中侏罗世提供了证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