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大震预测方法及中国大陆未来10年大震危险区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楚全芝[1] 邓志辉[1] 陶京[1] 

机构地区:[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

出  处:《国际地震动态》2012年第6期115-115,共1页Recent Developments in World Seismology

摘  要:本研究采用地震构造与中强地震活动性相结合的研究思路,试图探索出大震中长期预测的有效方法。 首先,对中国大陆的地震构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单元划分,共划分出19个地震构造块体、25条构造变形带和26条地震断裂带,并将地震构造块体分成3个类型和10个亚类,将地震构造变形带分成3个类型和5个亚类。这些划分是判定大震发生地点的构造基础和前提。

关 键 词:中长期预测 中国大陆 大震 危险区 地震活动性 构造变形带 地震构造 构造块体 

分 类 号:P315.7[天文地球—地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