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冬月》的翻译看“风韵译”中的创造因素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梅[1] 艾素萍[1] 

机构地区:[1]四川理工学院外语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出  处:《世纪桥》2012年第11期21-22,共2页Bridge of Century

基  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从<英诗译稿>看郭沫若译诗及其译论的得失"项目编号:(10SA128)

摘  要:在纷繁复杂的诗歌翻译理论及实践过程中,郭沫若基于自身的个性才情,提出"风韵译"的诗歌翻译思想,让翻译和创造结合在了一起,翻译的痕迹几近消失,大大提高了译诗的可读性和审美性,成为诗人译诗,以诗译诗的典范。

关 键 词:郭沫若 风韵译 创造 

分 类 号:H059[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