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衡阳师范学院经济法律系,湖南衡阳421008 [2]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长沙410081
出 处:《理论探讨》2012年第4期49-55,179,共7页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与现代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研究"(12BZX07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研究"(2009JJD72009)阶段性成果
摘 要: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两个方面:即劳动解放人是劳动的根本伦理意义,解放人的劳动是对劳动的根本伦理要求。"解放"即解脱羁绊获得自由。所以劳动解放人的根本伦理意义也即劳动的自由意义。一切劳动成果不能满足人类需要的害人性劳动以及劳动过程具有害己性的劳动,主要指异化劳动与过度劳动,都是应该解放的劳动。劳动解放人与解放人的劳动是对立的统一。其对立性表现为:通过劳动解放人,会产生劳动对人的"不解放";而不劳动又无法实现"劳动解放人"。其统一性表现为:劳动解放人是解放人的劳动的根本前提,解放人的劳动会对劳动解放人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深刻认识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及其伦理意蕴对于深入揭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实质,确立、实践劳动及劳动关系的应然标准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2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