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长德[1]
机构地区:[1]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7期95-100,共6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新形势下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09&ZD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政策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09XJA790014);西南民族大学应用经济学学位点建设项目(2011XWD-S0202)阶段性成果
摘 要:文章在一个简单的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讨论了中央政府支持不发达地区发展的各种政策可能产生的效应。主要结论是:第一,单纯的旨在增加不发达地区居民收入的转移支付政策虽然会使区域间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会影响整体经济的增长率,而如果转移支付被用于增加不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活动或R&D活动,那么不仅会缩小区域收入差距,而且会使总体经济的增长率提升。投资于基础设施是几乎所有国家支持不发达地区发展采用的政策。第二,投资于不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如果单纯改善不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间的交易成本,实际上提高了发达地区的产业集聚度,而不利于不发达地区。相反,投资于降低不发达地区内部的交易成本的基础设施,实现不发达地区内部经济一体化,显著有利于不发达地区的发展。第三,支持不发达地区的区域政策的目标若在于提升不发达地区的创新能力,不仅会缩小区域差距,而且整体经济的增长率会得到提升。第四,向不发达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政策对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和缩小区域差距是有用的,但对总体经济增长的效应取决于不发达地区经济的相对权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