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龙潜[1]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 处:《创作与评论》2012年第5期11-12,55,共3页Criticism and Creation
摘 要:无庸讳言,这些年来特别是近年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毛泽东文艺思想尤其是《讲话》的基本精神,有一种与我们若即若离甚至渐行渐远的趋势。这里面有一种理论现象值得深思。近年来,虽然那种公开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毛泽东文艺思想怀疑、贬损、乃至否定的理论观点和思想倾向有所收敛,但这种倾向却出现了向另一种面目、另一种手法的“转型”。即口头上也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实际上却闭口不谈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立场和思想原则,不谈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理论建树和历史价值,把作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基础的辩证唯物论遮蔽和悬置起来。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辩证唯物论 毛泽东文艺思想 辩证法 批评 学习 毛泽东思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5.19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