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伦理剧的类型融合与文化诉求——论电视剧《咱家那些事》的叙事策略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卢衍鹏[1,2] 

机构地区:[1]枣庄学院文学院 [2]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创作与评论》2012年第5期102-105,共4页Criticism and Crea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8BZW060);"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CXZZ11_0854);"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J11WD78)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从《渴望》开始,中国家庭伦理剧从无类型意识,到有类型意识,再到类型成熟,是产业化、艺术化等多重因素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类型剧要处理好资本诉求与艺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在保证商业价值的同时追求类型突破,避免模式化、同质化和庸俗化。另一方面,对类型剧的审美疲劳已成事实,观众已经厌烦不断重复的故事结构、叙事技巧和人物配置等,向内寻求类型突破势在必行①。回顾近年热播的家庭伦理剧,如《孝子》、《咱爸咱妈》、《牵手》、《金婚》、《王贵与安娜》、等,都是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对百姓日常的家庭生活、情感世界和伦理道德等展开叙事创新,在不同程度上突破原有类型束缚。

关 键 词:家庭伦理剧 叙事策略 文化诉求 电视剧 艺术创新 《渴望》 商业价值 审美疲劳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