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盆地中生代充填序列及其对大别山造山作用的指示  被引量:5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忠[1] 孙枢[1] 李任伟[1] 江茂生[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出  处:《中国科学(D辑)》2000年第3期256-263,共8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  金:中国科学院重大资助项目!(批准号:KZ951-A1-401-07)

摘  要:大别山北麓合肥盆地中生代充填序列显示两个演化阶段.第1阶段为早侏罗世至晚侏罗世早期,中一晚侏罗世以出现至少4次明显的反粒序陆相碎屑沉积单元为特征,堆积了巨厚的类磨拉石建造,反映区域挤压背景下不断增强的大别山北部冲断-造山作用和临近山前的挠曲下陷.第2阶段为晚侏罗世晚期至白垩纪,其中包含两个裂陷幕,第1幕(J_3)为钙碱性-碱性火山喷溢夹火山碎屑堆积,深部可能反映扬子大陆俯冲岩板折断并诱发幔源岩浆上涌;第2幕(J_3~ K_1)发育3000~ 3500m的大套湖相、河流相及山麓相沉积。

关 键 词:合肥盆地 中生代充填序列 造山作用 大别山 

分 类 号:P542[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