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博达[1] 祖凌云[1] 王贵松[1] 高炜[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 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实验室 卫生部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100191
出 处:《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2年第3期161-164,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0179)
摘 要:1.缺血预处理与缺血后处理:1986年,Murry等发现事先夹闭犬冠状动脉回旋支5min,再复流5min,重复4次,然后再夹闭40min,心肌的梗死面积与对照组相比下降了75%。他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缺血预处理(ischemicpreconditioning,IPC)。随后的研究证明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心肌中。缺血预处理存在两个窗口,第一窗口的保护作用(firstwindowofprotection)是指缺血预处理对早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持续数小时。
关 键 词:缺血预处理 临床研究 缺血再灌注损伤 保护作用 缺血后处理 冠状动脉 梗死面积 哺乳动物
分 类 号:R542.2[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