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头鲂“浦江1号”无公害养殖技术(上)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史建华[1] 张飞明[2] 张云平[2] 江芝娟[2] 施顺昌[1] 李燕[1] 

机构地区:[1]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200433 [2]上海市松江区水产良种场,上海市201616

出  处:《科学养鱼》2012年第7期17-18,共2页Scientific Fish Farming

摘  要: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又称“武昌鱼”,原产于我国长江中游一带通江的湖泊中,属于草食性鱼类。具有生长快、易起捕、适应性强、疾病少的优点,目前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养殖对象。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团头鲂养殖群体先后出现了种质退化、生长速度慢、性成熟早、抗逆性差等现象,大大降低了养殖效益,其养殖规模也出现了全国性萎缩。

关 键 词:无公害养殖技术 团头鲂 浦江1号 生长速度 草食性鱼类 长江中游 养殖对象 种质退化 

分 类 号:S965.2[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