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来的《寒夜》接受研究  被引量:1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思广[1]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610064

出  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7期132-141,共10页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基  金: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传播与接受研究(12YJA75100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定位与拓进是1979—2011年《寒夜》接受最显著的两个特点。定位实现了对《寒夜》艺术价值的重新确认,刷新了巴金长篇小说接受的既定视野;拓进提升了《寒夜》展示的期待视阈,深化了《寒夜》接受的群体期待。拓进主要体现在对文本主题及其寓意的拓进、对汪文宣与曾树生的理解、比较视阈的开拓以及对巴金创作困惑的思考上。不过,接受中的不平衡现象有待深思。

关 键 词:新时期 《寒夜》 接受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