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唐正洋[1] 严小锋[1] 陈秀娟[1] 鹿立卿[1] 臧龙迎[1]
机构地区:[1]大庆油田公司第九采油厂,黑龙江大庆163000
出 处:《化学工程与装备》2012年第6期71-76,共6页Chemical Engineering & Equipment
摘 要:新站油田是大庆西部外围复杂裂缝型油田,注水开发后油井多层多方向裂缝性见水,没有明显的见水方向,且见水后含水上升快,注水调整效果差。虽然应用了岩芯观察、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无源微地震法、注示踪剂等多种手段来研究裂缝,但这些技术都无法解决全油田单井单层裂缝发育的问题,且价格比较昂贵。本文利用常规测井裂缝模式识别技术,用测井系列中反映最灵敏的微电极曲线和高精度声波曲线的变化和变化趋势形成电阻率裂缝指数和声波裂缝指数,以指数变化的不协调性总结出5中裂缝识别模式,最后用已有准确资料进行单井单层校对,发现它们之间有很好的符合性。因此,应用该项技术,解释了新站油田所有单井单层裂缝,搞清了平面和纵向上裂缝分布规律。根据裂缝发育程度,结合油田各区块不同的地质和开发特征,制定了不同的开发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在大403区块实施整体周期注水,该区块夹层裂缝特别发育,构造位于两条断层夹持的构造圈闭内,针对构造低部位发育边水、高部位多井裂缝性水淹的矛盾,开展内部周期注水,外侧连续注水,改变区块压力场分布,共实施7口井,实施后,地层压力由14.03MPa稳定在14.07MPa,区块自然递减率少上升1.7个百分点。应用该项技术有效的治理和利用了裂缝,为油田下步增效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单井单层裂缝识别,解决了以前无法落实单井单层裂缝发育问题。根据裂缝识别成果,在新站油田开展了区块调整内外压力场分布的周期注水、层段调整等措施,有效的治理和利用裂缝,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油田下步增效开发提供了依据。
分 类 号:P631.81[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P618.13[天文地球—地质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