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秀琴[1]
机构地区:[1]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
出 处:《江海学刊》2012年第4期28-35,共8页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基 金: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海外提升计划1比1配套项目"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比较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823)资助
摘 要:20世纪中后期的美国马克思思想研究界,出现了"经济马克思主义"思潮。该思潮的理论贡献者力图以跨学科的视角、经济(史)学的叙事和他们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立场与方法,致力于探索社会发展的历史情境、特别是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当代发展。美国经济史学家罗伯特.布伦纳就是该思潮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布伦纳为此做出的重要理论贡献就是他所提出的"社会财产关系论"。该理论认为:一切社会的发展,都取决于由水平关系和垂直关系(以不同社会群体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和使用方式为划分依据)所构成的宏观结构的变化。因此,分析这两个维度的关系(它们分别包括不同阶级之间的"阶级关系"和同一阶级内部的"竞争关系")就成了他研究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指导原则,并由此在美国学界引发了著名的"布伦纳之争"。
分 类 号:A81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F091.91[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