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生副教授北京100193 [2]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 [3]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193
出 处:《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7期43-46,共4页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大学生村官制度和问题研究”(11CSH010);河北省承德市人民政府重大横向课题“承德创意农业规划与发展研究”;江西省首届社会科学艺术学项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文化的构建和发展趋势研究”(YG2010033);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风险项目评估研究”(ZZ1210)
摘 要:作为新近引进的"舶来品"——创意农业,学界对之关注有加,褒多疑少。我们通过对历年来我国有关创意农业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梳理,并把几种较具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比照后,发现在进行创意农业的研究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和研究缺陷:误解农业的基本属性和特质,形而上学地套用创意产业的概念;忽视中国现实而又特殊的国情,盲目机械地引介西方的学术话语;在认识的片面或理解的肤浅的表层下,根本性的问题是严谨的治学精神的缺失。要想有效地提升创意农业这一领域的研究水准,应胸怀"经世济民"的社会责任感,尊重既定的"社会事实"以及彰显农民的主体地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