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钟水文
出 处:《医学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5期274-274,共1页The Journal of Med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摘 要:臂丛神经阻滞有百年历史,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早期通行的腋入路,都着重于把局麻药注在神经干上,此法穿刺点多,并发症也较多。近年来着重采用血管周围法,利用臂丛神经干及分支被筋膜包裹这一概念,将局麻药注入神经周围间隙,使其沿间隙扩散。本法以注射部位及局麻药容量决定阻滞范围。但鉴于腋路局麻药毒性反应率比其它入路高,具可出现挠侧阻滞不全的征象。为了提高壁丛神经阻滞效果,在注射局麻药的同时,采用压迫穿刺点近、远侧端等措施,使药液充分向外扩展。经临床观察,该方法阻滞完善,效果确切,无并发症发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1990年以来,我们采用压迫定向注药法45例,其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7~61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