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兴安落叶松树轮最大晚材密度重建大兴安岭北部5~8月气温变化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毓[1,2] 王丽丽[1] 陈津[3] 段建平[4]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3]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100044 [4]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

出  处:《科学通报》2012年第19期1785-1793,共9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1058);科技部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YHY200806011);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7FY220200)资助

摘  要:对大兴安岭北部3个样点的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树轮样本进行树轮密度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树轮最大晚材密度年表与夏季气温变化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利用其中两个样点的树轮最大晚材密度对研究区1855年以来5~8月的平均最高气温变化进行了重建,重建值的解释方差量为39.5%.在大兴安岭北部过去的154年里,存在4个冷期:1874~1893,1927~1948,1951~1960和1992~2002年;以及4个暖期:1855~1873,1894~1916,1961~1991和2003~2008年.该地区20世纪末冬季气温的变暖现象比夏季更为明显.重建结果与研究区周边的气温序列均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指示较大区域的气候特征.

关 键 词:兴安落叶松 树木年轮 最大晚材密度 夏季气温重建 

分 类 号:P423[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