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早期诊断方法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高康[1] 张庆萍[1] 李飞[2] 翟亮[1] 井杰[1] 

机构地区:[1]安徽中医学院,合肥230038 [2]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

出  处:《山东医药》2012年第26期90-92,共3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00155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针炙学科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11ZXK005)

摘  要:血管性痴呆(VD)是一组由各种脑血管疾病导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是老年性痴呆的常见类型之一,也是目前惟一可以预防的痴呆。如在患者有血管性认知障碍或更早的时期就能检测到病变信号,将有助于VD的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近年来,事件相关电位(P300)、脑电图(EEG)、彩色多普勒、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生化检查等在VD诊断中的应用逐步深入。现对近10年来对VD有早期预警作用的检查方法综述如下,以期为临床科研提供参考。

关 键 词:血管性痴呆 事件相关电位 乙酰胆碱酯酶 脑电波 影像学检查 生化检查 

分 类 号:R44[医药卫生—诊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