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关雪[1]
机构地区:[1]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出 处:《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第7期52-53,共2页
摘 要:《韩礼德的语篇连贯标准--外界的误解和自身的不足》是朱永生于1997年发表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上的一篇文章。语篇的连贯以及如何连贯一直以来都是话语分析的重大课题,该文试从语篇功能的角度来分析韩礼德的语篇连贯标准,对韩礼德的语篇连贯标准进行了研究。连贯标准的讨论和确立以及它与语篇的识别和解释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话语分析的重要课题之一。韩礼德和哈桑提出的语篇连贯的标准,受到Widdowson、Enkvist和严世清等学者的批。实际上,Widdowson和Enkvist混淆了衔接和衔接手段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严世清等将语域的一致性单纯地理解为话题的延续。因此,他们的批评是不能被接受的。语言学界对于如何研究语篇连贯有两种观点:一是研究语言本身,即语篇所包含的各种衔接手段对连贯所起的作用;二是既注意语言形式本身的使用和变化,又注意情景因素,文化背景和认知能力等非语言因素对语篇连贯的影响与制约。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韩礼德的连贯标准,然后指出外界的对其的误解和韩礼德观点自身的不足,最后对他的语篇连贯提出几点修改建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6.14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