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确信真实”到“主观善意”——从范曾名誉权案看评论应把握的尺度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小犊[1] 

机构地区:[1]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  处:《青年记者》2012年第13期66-67,共2页Youth Journalist

基  金: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新闻侵权官司实证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CZH31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2011年12月19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范曾诉郭庆祥和《文汇报》名誉权纠纷案作出终审判决,驳回郭庆祥上诉,维持原判决,判决再次引发各方热议。这是一起典型的由评论所引起的名誉权纠纷,事件的缘由要追溯到两年前。2010年5月26日,郭庆祥在《文汇报》鉴藏版争鸣专栏发表《艺术家还是要凭作品说话》一文,2010年9月,范曾起诉文章作者郭庆祥,称文章已经对自己的名誉权造成严重侵害,要求被告郭庆祥赔偿原告精神损失费500万元。

关 键 词:名誉权纠纷 范曾 评论 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文汇报》 善意 终审判决 精神损失费 

分 类 号:D923[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