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社会中公共政策的非制度性公民参与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军浩[1] 王盼盼[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出  处:《行政论坛》2012年第4期65-68,共4页Administrative Tribu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层政府信任与社区志愿者组织成长的内在关联性研究>(70903002);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区(县)法治绩效评估体系研究>(2011ZDIXM016)

摘  要:传统到现代社会的转型,不仅意味着治理模式、方式以及"形而上"价值理念的嬗变,也意味着治理凭借的工具———公共政策全过程的嬗变。突破或改变传统公共政策自上而下的过程,积极采纳公民建议以及推动公民有序参与,不仅是对公民主张个人权利和合法权益的集体"呐喊"的回应,也是新形势下公共政策拥有合法性权威的必要前提。制度性公民参与应成为主要路径和渠道,但当前我国制度性公民参与进程中相关法律缺位和制度不足,公民参与能力有限等造成制度性公民参与困境重重,相伴随的是非制度性公民参与频发,非制度性公民参与作为制度性公民参与的重要补充,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某些社会问题,但是其带来的"副作用"更让人担忧,如何规范、引导公民的非制度性参与,在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当下值得深入思考。

关 键 词:政府治理模式 公共政策 非制度性公民参与 制度性公民参与 公民社会 民主政治 

分 类 号:D035[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