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CPI变动差异原因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学彬[1] 李忠[1] 王依连[2]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 [2]墨尔本大学商学院

出  处:《新金融》2012年第7期4-9,共6页New Finance

摘  要: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城乡CPI变动的差异?本文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线性回归方法,估计出城乡CPI中各类商品在总指数中的权重,将各类商品分为可流通品与非流通品,求出城乡可流通品与非流通品CPI的差值,分析其与城乡CPI差值变化之间的关系,发现城乡CPI差值变化的主要因素来自城乡非流通品CPI差值的变化。通过建立包含农村可流通品CPI、农村非流通品CPI、城市可流通品CPI、城市非流通品CPI以及全国CPI五变量的VAR模型,显示样本期间农村非流通品对全国CPI的变动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建议在分析全国CPI变化的时候,增强对农村非流通品CPI变化的关注;政策应促进城乡非流通品生产要素的流通,增加农村生产要素的投入。

关 键 词:城乡CPI差异 CPI权重 VAR模型 可流通品与非流通品 

分 类 号:F015[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