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肖像画研读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圣松[1]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出  处:《艺术科技》2012年第2期32-34,共3页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  要:肖像画艺术在中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肖像画的目的都是源于实用。照相机的出现,摄影技术取代了肖像画"肖似"的实用功能,因此肖像画开始更加注重追求艺术家自身个性化的表达,成为艺术家精神世界的探索与创造、自由表达与借题发挥的创作媒介。当前,肖像画创作在国内外都呈现为多元化的格局。本文通过系统梳理中西肖像画的文献资料以及学术界对肖像画艺术的论述,全面地阐释了肖像画从共性大于个性的"无我之境"到个性大于共性的"有我之境"的发生、发展的轨迹。

关 键 词:肖像画 传统 现代转换 多元化 

分 类 号:TS951.14[轻工技术与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