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天虹[1]
出 处:《中国检察官》2012年第14期3-6,共4页The Chinese Procurators
摘 要:风险社会中。交通肇事成为人们每天都必须面对的社会现象。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逃逸致人死亡,量刑情节的适用等相关问题,是司法实践中面临的疑难工作。例如,行为人驾驶机动车致一人重伤后,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经鉴定其对事故负主要责任;此种情况下,除对逃逸情节的性质辨析外,还需注意交通事故认定书中的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认定的异同,以免出现双重评价的现象。有的行为人肇事后,见四周无人便将行为人拉到一偏僻处抛弃,导致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此时行为人的交通肇事行为与一般故意杀人罪的界限、以及如何处罚,一直是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交通肇事后,行为人逃逸的情况非常复杂。本期专题,详细探讨上述相关问题.以期能为司法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10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