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钱利武[1,2] 戴五好[3] 周国勤[1] 王丽丽[4] 汪海孙[1]
机构地区:[1]安徽省药物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22 [2]安徽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22 [3]安徽中医学院,安徽合肥230031 [4]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合肥230601
出 处:《中成药》2012年第8期1593-1596,共4页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基 金:长三角地区科技联合攻关项目(10140702018);安徽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资金(2009Z064)
摘 要:目的探讨苦参及山豆根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鹰爪豆碱、N-甲基金雀花碱、野靛碱等主要生物碱的镇痛及抗炎活性。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及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等实验动物模型,研究化合物抗炎镇痛的活性。结果苦参碱、槐定碱镇痛作用相对较强;氧化苦参碱、槐果碱、鹰爪豆碱对耳肿胀抑制明显;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能明显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结论大部分苦参碱型生物碱具有一定程度的镇痛抗炎活性,而金雀花型及鹰爪豆型生物碱活性较弱,同时毒性较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