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感染对肝脏移植术后并发多发性骨髓瘤的影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业伟[1] 赵何伟[1] 何侠[2] 郑苏文[1] 王太洪[1] 严栋梁[3] 孙静锋[1] 鲁翔[4] 闻鉴非[1] 刘允怡[5] 

机构地区:[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南京210009 [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南京210009 [3]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南通226001 [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科,南京210011 [5]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

出  处:《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2年第8期613-621,共9页Scientia Sinica(Vita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6114101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SBK201120268);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计划(批准号:RC2011090);江苏省"333"工程(批准号:2011Ⅲ-2640)资助项目

摘  要:肝移植术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引起EB病毒等多种病毒感染.EB病毒是一种?亚科疱疹病毒,它和人类很多恶性疾病有关,特别是上皮和淋巴起源的肿瘤.异常的CD40-CD40L相互作用或异位的CD40L表达被认为与骨髓瘤的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EBV感染对肝移植术后并发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表型和生物学的影响及机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10例肝移植术后有EBV感染病史并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MM新鲜标本,结果显示5,8,9和10号标本有CD40和CD40L共表达现象,其中5号标本呈CD40和CD40L高度共表达.用EB病毒体外感染MM细胞株RPMI8826,通过检测EB病毒的病毒抗原LMP1和EBNA-2,发现EB病毒能体外感染MM细胞.感染后细胞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调CD40L表达,并且这种上调可能参与感染后细胞抗凋亡效应.而且,共聚焦显微镜定位检测表明,CD40,CD40L和LMP1分子能在感染后细胞表面两两共聚集.此外,EB病毒感染能上调RPMI8226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XCR4表达,并且在趋化因子SDF-1a存在的情况下,感染后细胞迁移率提高.细胞的抗凋亡能力和迁移扩散能力是肿瘤恶性特征的重要表现,EB病毒作为MM起源的一种高危因素,可能通过体内感染生发中心B细胞使其转化产生抗凋亡的效应和提高细胞向外周血的迁移能力,从而参与MM的发生和发展.

关 键 词:肝移植 CD40 CD40L 多发性骨髓瘤 EB病毒 

分 类 号:R657.3[医药卫生—外科学] R733.3[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