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
出 处:《中兽医医药杂志》1990年第5期8-10,29,共4页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
摘 要:对牦牛的两新种住肉孢子虫进行了宿主范围的研究,其结果是:耗牛住肉孢子虫(S.Poephagi sp nov.),用20只无卵囊的健康幼犬,10只无卵囊的健康幼猫,分别口服感染其包囊4000条/只,感染后每天连续进行粪便检查,幼犬未见有印囊或孢子囊排出,幼猫感染后第7~10天开始排出孢子囊,排出持续期为8~12天,平均每克粪便内有43.6(11~71)个,孢子囊呈圆形或卵圆形,无色透明,大小为13.68×9.39(9~15.8×7~13.2)μm,牦牛住肉孢子虫是猫源性虫体,犬不能作为终未宿主。牦牛犬住肉孢子虫(S.Poephagicanis sp.nov.),用20只无卵囊的健康幼犬和10只幼猫,分别人工感染其包囊4000条/只,感染后连续检查粪便,幼犬在感染后第7~20天开始排出孢子囊,大多数是在第7~9天排出,持续期为13~26天,每克粪便内平均排出孢子囊203(15~286)个,孢子囊呈椭圆形,两端较钝,大小为14.63×10.63(10.5~18.5×7~14.25)μm,有两层囊壁,外膜光滑,该种为犬源性虫体,猫不能作为终末宿主。大白鼠、小白鼠、豚鼠、家兔和小鸡分别口服感染两种住肉孢子虫包囊,感染后经粪便检查,均未发现有孢子囊,上述实验动物各口服从幼猫粪便获取的牦牛住肉孢子虫孢子囊,或从幼犬粪便获取的牦牛犬住肉孢子虫孢子囊,90天后剖检,肌肉内均无包囊存在,证明这些动物均不能作其宿主动物。
分 类 号:S858.235.9[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