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的住肉孢子虫两新种宿主范围的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魏珽 张平成[1] 董明显[1] 王兴亚[1]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

出  处:《中兽医医药杂志》1990年第5期8-10,29,共4页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

摘  要:对牦牛的两新种住肉孢子虫进行了宿主范围的研究,其结果是:耗牛住肉孢子虫(S.Poephagi sp nov.),用20只无卵囊的健康幼犬,10只无卵囊的健康幼猫,分别口服感染其包囊4000条/只,感染后每天连续进行粪便检查,幼犬未见有印囊或孢子囊排出,幼猫感染后第7~10天开始排出孢子囊,排出持续期为8~12天,平均每克粪便内有43.6(11~71)个,孢子囊呈圆形或卵圆形,无色透明,大小为13.68×9.39(9~15.8×7~13.2)μm,牦牛住肉孢子虫是猫源性虫体,犬不能作为终未宿主。牦牛犬住肉孢子虫(S.Poephagicanis sp.nov.),用20只无卵囊的健康幼犬和10只幼猫,分别人工感染其包囊4000条/只,感染后连续检查粪便,幼犬在感染后第7~20天开始排出孢子囊,大多数是在第7~9天排出,持续期为13~26天,每克粪便内平均排出孢子囊203(15~286)个,孢子囊呈椭圆形,两端较钝,大小为14.63×10.63(10.5~18.5×7~14.25)μm,有两层囊壁,外膜光滑,该种为犬源性虫体,猫不能作为终末宿主。大白鼠、小白鼠、豚鼠、家兔和小鸡分别口服感染两种住肉孢子虫包囊,感染后经粪便检查,均未发现有孢子囊,上述实验动物各口服从幼猫粪便获取的牦牛住肉孢子虫孢子囊,或从幼犬粪便获取的牦牛犬住肉孢子虫孢子囊,90天后剖检,肌肉内均无包囊存在,证明这些动物均不能作其宿主动物。

关 键 词: 牦牛 住肉孢子虫 宿主范围 

分 类 号:S858.235.9[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