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谢耘[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哲学系,广东广州510275
出 处:《哲学动态》2012年第8期102-108,共7页Philosophical Trend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2JJD72000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10YJC72040003)资助
摘 要:作为一种理性的社会交际活动,论证历来吸引着学者们的理论关注。古代先贤们对论证的理论探究,催生了逻辑学的几大源流。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修辞学、论辩术研究的复兴,言语交际理论的进展,以及非形式逻辑、对话逻辑等逻辑学新分支的兴起,更使得论证的建构、解释、分析和评估成为西方学界时新的理论议题。时至今日,“论证”已成为哲学、语言学、修辞学、法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