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AR相位解缠方法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新静[1] 邹文佳[2] 

机构地区:[1]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测绘工程09,江苏徐州221116 [2]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环境科学09,江苏徐州221116

出  处:《华东科技(学术版)》2012年第8期428-428,共1页east 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摘  要: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terferometricSyntheticApeureRadar.简称InSAR)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空间观测技术,它通过对同一地区的两幅单视复数图像进行配准、干涉、去除平地效应、滤波、解缠、地理编码等一系列处理,最终获取DEM。相位解缠是InSAR.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和难点,也是InSAR产品的主要误差源。本文选取相干性较好四组SAR影像对进行实验,借助于Mcrosoftvisualc++6.0平台和Matlab平台,对六种最常用的解缠方法从解缠精度和效率两个方面来分析比较各种方法。

关 键 词:INSAR 缠绕相位 相位解缠 误差 

分 类 号:P228[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