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祝福》中的“呓语”解读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宋杰[1] 李梅妍[1] 

机构地区:[1]重庆巴蜀中学,重庆400013

出  处:《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2年第8期124-125,共2页Masterpieces Review

摘  要:鲁迅小说中的"呓语"现象既是作家生存体验、生命哲学的一个范畴,也是其文本意义潜性价值的体现方式。压抑场域下的无意识状态在小说文本中作为审美对象的尴尬语境,必然使得"呓语"呈现出某种逻辑悖论,它既主动参与对存在的书写,又本能地拒绝自身意义的确定性,成为一种意义缺失的存在体验与象征符码。本文通过对疯癫状态、麻醉状态、过失状态的个案分析,将作为审美对象的"呓语"及其背后隐含着的话语机制呈现出来,并探求其意义。

关 键 词:压抑场域 呓语 无意识符码 话语机制 生命哲学 

分 类 号:I210.9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