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血流感染中病原菌检出率的重要因素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娟[1] 南志敏 杨柳[1] 

机构地区:[1]武警北京总队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27

出  处:《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年第9期1149-1149,共1页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摘  要:血流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在循环血液中呈一过性、间歇性或持续存在,对机体所有器官造成损害,严重者可导致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甚至死亡。引起血流感染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及寄生虫等,其中最常见的血流感染为细菌、真菌感染,因此,血培养阳性是病原学诊断的重要依据[1]。然而提高血培养中病原菌的检出率关键因素在于血培养时采集数量和血量、采血时间、培养瓶及添加剂等。

关 键 词:血流感染 检出率 病原菌 多器官功能衰竭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血培养阳性 病原微生物 真菌感染 

分 类 号:R446.5[医药卫生—诊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