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出 处:《东岳论丛》2012年第8期113-116,共4页DongYue Tribune
基 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GXS5D225);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2RKB01095)阶段成果
摘 要:个人贫困观和结构贫困观,是源自西方社会学的贫困致因理论。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普遍认为统治者应该对百姓的贫困负主要责任,并提出了一系列如何让百姓脱贫致富的设想,其贫困致因的核心思想可归为贫困结构观。以"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为核心内涵,并嵌入先秦儒家"天命"思想体系中的"贫困天定论"的影响超过了其贫困结构观,并内化为一种世俗的道德信仰或文化氛围,影响着中国人的个体思维、群体意识及统治理念。在许多国人潜意识中,至今仍然认同具有宿命色彩的"富贵在天"。以"责怪受害者"为核心内涵的个人贫困观在中国社会中没有成为主流贫困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