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共振频率测试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亿莲[1] 孙一帆[1] 张丽娟[1] 王明松[1] 

机构地区:[1]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528400

出  处:《广东医学》2012年第16期2452-2454,共3页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在鼓膜穿刺抽液、药物、手术治疗前后不同时期中耳共振频率的变化,为SOM临床早期诊断及不同时期的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中耳分析仪对SOM患儿38例(64耳)在鼓膜穿刺抽液、药物、手术治疗后的7、14、21 d和正常儿童20例(40耳)分别检测记录鼓室压图、静态声导纳值、镫骨肌反射阈、中耳共振频率值,观察中耳共振频率值的变化,并与正常儿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SOM患儿的中耳共振频率范围为250~500 Hz,平均(325±100.5)Hz,与正常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抽液、手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后21 d)3组的前后对比,中耳共振频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鼓室压图为B、C型在中耳共振频率≤450 Hz与>450 Hz中,抽液及手术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耳共振频率检测可以发现中耳微小病变,动态观察中耳共振频率的变化判断分泌性中耳炎的转归,为儿童SOM的早期诊断和不同时期的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关 键 词:分泌性中耳炎 中耳共振频率 鼓室积液 

分 类 号:R764.21[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