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生存样态转型与“五四”新文学的兴起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宋向红[1] 

机构地区:[1]莆田学院中文系,福建莆田351100

出  处:《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71-73,共3页Journal Of Jilin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五四时期小说批评范式的现代转换研究"(编号:2010B2004)

摘  要:教育机构和大众传媒是国家意识形态发挥作用的重要场所。执教和"卖文"(靠稿酬谋生)成为"五四"知识分子重要的生存样态,这使他们获得了相对"自由漂浮"的生存空间。学堂为教师传播新思想提供了重要平台,并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新文学的能力,确保新文学的生命力得以持续。稿酬为"五四"作家提供经济保障的同时,也为他们宣传新文化思想、参加论战赢得话语权。由"求仕"到"执教"和"卖文"的生存样态的改变为新文学革命兴起提供了重要契机和动力。

关 键 词:生存样态 转型 新文学 

分 类 号:I206.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