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大量输血现状调研协作组 杨江存 徐永刚[2] 孙杨[2] 党倩丽 穆士杰[3] 夏爱军[3] 张献清[3] 李代渝[4] 赵树铭[5] 焦伟[6] 佟力[7] 孟庆宝 李婕[9] 杨世民[10] 姚锁良[11] 李碧娟 王秋实[13] 李翠莹[14] 韩梅宁[15] 呼志西[16] 焦晋山 吕先萍 白艳丽[19] 石晓霞 陈方祥[21] 丁珂
机构地区:[1]陕西西安,710068 [2]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 [3]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4]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5]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6]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7]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8]深圳市人民医院 [9]河北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10]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11]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 [12]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1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14]成都军区总医院 [15]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16]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17]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18]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9]西安市中心医院 [20]咸阳市215医院 [21]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22]陕西省汉中市血站
出 处:《中国输血杂志》2012年第7期628-631,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Blood Transfusion
摘 要:目的了解国内大量输血中新鲜冰冻血浆(FFP)与红细胞悬液(RBC)应用比例的现状,探讨大量输血时输注FFP与RBC的适宜比例。方法采用统一的《调研表》及调查项目指标,在统一的时间内分别收集全国不同地区20家三级综合医院大量输血病历(例)的数据资料,并在统一回收《调研表》后作数据处理和多中心回顾性分析。结果用于处理和分析的大量输血合格病例占全部回收《调研表》的91.33(1 601/1 753),从中显示:大量输血患者≤24 h输注FFP∶RBC=1∶(1~2)时,死亡率最低[9.31%(55/591)],而FFP∶RBC>2∶1或<1∶(2.5~4)时,死亡率分别上升至11.44%(31/271)和11.83%(22/186)(P>0.05);≤72 h输注FFP∶RBC=1∶(1~2)时,死亡率最低[7.25%(34/469)],而FFP∶RBC>2∶1或<1∶(2.5~4)时,死亡率分别上升至13.65%(58/425)和10.39%(16/154)(P<0.01)。结论大量输血时,≤24 h或≤72 h的RBC输注量与患者的死亡率有一定的关联;大量输血患者≤72 h输注FFP∶RBC的适宜比例为1∶(1~2),而比例过高或过低均是增加患者死亡率的因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2.223.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