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大量输血现状调研协作组 杨江存 徐永刚[1] 孙杨[1] 党倩丽 穆士杰[2] 夏爱军[2] 张献清[2] 李代渝[3] 赵树铭[4] 焦伟[5] 佟力[6] 孟庆宝 李婕[8] 杨世民[9] 姚锁良[10] 李碧娟 王秋实[12] 李翠莹[13] 韩梅宁[14] 呼志西[15] 焦晋山 吕先萍 白艳丽[18] 石晓霞 陈方祥[20] 丁珂
机构地区:[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 [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3]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4]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5]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6]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7]深圳市人民医院 [8]河北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9]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10]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 [11]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1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13]成都军区总医院 [14]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15]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16]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17]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8]西安市中心医院 [19]咸阳市215医院 [20]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21]陕西省汉中市血站
出 处:《中国输血杂志》2012年第7期632-635,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Blood Transfusion
摘 要:目的通过分析全国1 601例大量输血病历资料中凝血指标的检测数据,探讨大量输血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联合全国20家三级综合医院,对大量输血病例资料进行多中心回顾性分析,采用统一调研表格,分别收集数据资料,表格回收后统一处理分析数据。结果大量输血过程中,患者血小板降低明显,当输注红细胞悬液18 U时,血小板平均计数降到71×109/L,或每公斤体重输注红细胞0.3 U(0.3 U/kg)时,患者血小板平均计数降到<75×109/L;传统凝血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在大量输血时变化不明显。结论大量输血时,由于新鲜冰冻血浆的普遍应用,传统凝血指标变化不明显,而血小板计数变化明显。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