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教士中文报刊对中国近代民族报刊的催生作用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晓兰[1] 

机构地区:[1]浙江传媒学院学报编辑部编审

出  处:《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第4期171-174,共4页Studies in World Religions

摘  要:中国近代报刊是个舶来品,从报刊内容、形态到社会功能,都是传教士最先引入中国的。19世纪上半叶至20世纪中叶,西方传教士用中国的语言文字,成功地创办了大量的报刊,给中国带来了近代化的报刊模式。尤其是一些开风气之先从而为后世提供许多范式和样本的传教士中文报刊,诸如《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遐迩贯珍》、《六合丛谈》等,以及传教士倾注心血经营、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力的报刊,诸如《万国公报》,它们为中国民族报刊从业者提供了成熟而又便于借鉴的蓝本。西方的新闻采编、编辑业务、管理方法、技术手段以及发行、广告、印刷等整个流程,随着传教士在中国大规模的办报活动而被传人中国,从而为中国人自办近代化报刊提供了参照,中国近代民族报刊从形式到内容,都从传教士中文报刊中汲取了养分。

关 键 词:西方传教士 中国民族 中文报刊 近代报刊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19世纪上半叶 20世纪中叶 

分 类 号:G239.29[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