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奎武
机构地区:[1]四川省攀枝花市攀钢党校
出 处:《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第9期101-102,共2页Industrial & Science Tribune
摘 要:随着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日趋成熟,国内外政界和学界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乃至争论愈演愈烈。其焦点主要在于:"中国模式"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其特征是什么?有何价值和意义?赞成"中国模式"存在的一方认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和经验已经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基本成功,中国经验已经上升为值得别国参考与借鉴的"中国模式";反对"中国模式"提法者认为,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和经验还是很初步的,还没有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同时,"中国模式"首先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外国人提出来的,是"中国威胁论"的另一种翻版,是遏制中国进一步发展的一种阴谋。然而,笔者并不赞同上述两种观点,笔者个人认为:关于中国特色发展经验和道路,简称"中国经验"、"中国道路"比提"中国模式"更加科学、合理,也给未来"中国经验"、"中国道路"有可能上升为"中国模式"留下余地和空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74.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