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镛[1]
出 处:《历史档案》2012年第3期79-85,共7页Historical Archives
基 金:教育部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清代乡会试同年齿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YJA770016
摘 要:清代为防科举舞弊,避免大臣子弟夤缘幸进,妨碍寒门士子进身之路,在乡试时将大臣子弟另编字号,使其在官卷内竞争和择优录取,是为官卷制度。虽然各个时期对官卷制度有所调整,但官卷录取率一直比民卷高出很多,大臣子弟所以愿就官卷应试。目前学界有关清代官卷制度的研究较少,本文拟对其发展过程进行梳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