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的我国扶贫瞄准方式变迁解释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雄周[1] 丁建军[1] 

机构地区:[1]吉首大学商学院

出  处:《东南学术》2012年第5期129-135,共7页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扶贫瞄准绩效评价和提升研究"(项目编号:12YJA79020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连片特困区统筹发展与多维减贫研究"(项目编号:12CJL069);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民族地区农业自组织综合生产能力评价和提升研究"(项目编号:11YBA255);吉首大学人才引进项目"湖南民族地区人口红利指标体系与后"人口红利"期经济增长研究"(项目编号:JS-DXKYZZ201014)

摘  要:扶贫瞄准成本包括管理成本、信息成本、调查成本和设计成本,瞄准收益包括经济收益、社会收益和政治收益。我国扶贫瞄准方式经历了从普遍化瞄准到县级区域瞄准,再到村级区域和人口瞄准相结合的历史变迁。该变迁是由瞄准成本和瞄准收益的对比变化决定的,是瞄准成本和瞄准收益非平衡增长的结果。

关 键 词:瞄准方式 瞄准成本 瞄准收益 变迁 

分 类 号:F062.6[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