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潘澄[1,2] 滕应[1,2] 骆永明[1,3,2] 涂晨[1,3] 马文亭[1,4] 李振高[1] 吴龙华[1] 李秀芬[1,2] 宋静[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3]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山东烟台264003 [4]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210095
出 处:《土壤学报》2012年第5期1062-1067,共6页Acta Pedologica Sinica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40810180);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9AA063104);科技部重大国际合作项目(2010DFA92360);环保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46701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02-06-02)联合资助
摘 要: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有机或无机的有毒有害物质对土壤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在一些经济快速发展地区耕地土壤中持久性毒害物质已经大量积累,部分农田中重金属(镉、汞、砷等)、农药(滴滴涕等)、多环芳烃、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复合污染突出,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本课题组前期调查研究表明,在长江三角洲某电子废弃物拆解区,其土壤中存在着严重的多氯联苯与重金属铜镉的复合污染问题心。多氯联苯是国际上极为关注的12种优先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之一,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效应以及生态环境与健康风险;
分 类 号:X53[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