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金文中的第二人称代词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武振玉[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  处:《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2年第4期83-87,共5页Journal of Ancient Books Collation and Studi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编号07JA740014);吉林大学种子基金项目(编号2010ZZ045)

摘  要:两周金文中的第二人称代词有"乃、汝、爾(尔)、而、若"五个,。从出现频率看,"汝、乃"为高频词,后三词出现频率很低。句法功能方面,"乃"和"汝"截然有别,即"乃"几乎只充当定语,而"汝"可以充当宾语、主语、兼语,几乎不充当定语。出现时间上,"乃"集中于西周时期,且各个阶段差别不大;"汝"亦集中于西周时期,但西周晚期比例更高;"爾"(尔)东周时期比例更高,"而"则全部见于东周时期。与殷墟甲骨文相比,两周金文中的第二人称代词系统更加完备,一方面新出现了"爾(尔)、而、若"三词,另一方面"汝、乃"的出现频率非常高。与《尚书》《诗经》相比,可以看出三者中代词的个体数量基本相同,常见代词基本相同,"汝"的句法功能相同;不同的主要是"乃",其在两周金文中的用法与《尚书》接近而和《诗经》差别较大。

关 键 词:两周金文 第二人称代词 句法功能 出现频率 出现时间 

分 类 号:K877.3[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