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环境:1930年代河南森林概况与堤防造林之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侯嘉星 

机构地区:[1]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系,台湾台北11699

出  处:《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476-482,共7页Journal of Huaiyin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江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进"(10&ZD069);2011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重点研究课题"江苏地域文化的历史演进与现代发展"(2011ZDIXM014)

摘  要:20世纪初中国引入了新式林业观念,"防灾致富"是此时造林事业重要的目标。近代河南省因森林资源破坏,环境灾害频仍,因此格外重视推广造林事业。本文以1930年代河南省堤防造林案例为核心,分析豫省森林缺乏的状况,以及堤防造林具体实施的方法,并探讨其效益。藉由此一案例可窥见政府与民众在面临现实环境威胁下,积极谋求经营改善的努力。

关 键 词:堤防造林 造林事业 河南省 民国时期 

分 类 号:F326.2[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K263[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