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桡动脉穿刺后发生的血管痉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田黎丽[1] 罗朝志[1] 宋海波[1]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成都610041

出  处:《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第5期782-785,共4页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摘  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桡动脉穿刺后血管痉挛的发生,并对痉挛进行形态学分类,分析影响血管痉挛类型的因素。方法 82例行择期心脏手术患者,年龄为14~60岁,窦性心律,常规行桡动脉穿刺术。分别在桡动脉穿刺前及穿刺置管成功后即刻行二维超声检查,在穿刺10cm范围内的最狭窄处(通常位于针尖)测量舒张末期桡动脉直径,以最狭窄处与穿刺前直径差值≥0.20mm,且与穿刺前相比,狭窄程度≥10%判定为痉挛。最狭窄的长度≤10mm判定为痉挛环,最狭窄的长度≥50mm判定为痉挛段。结果 82例患者中发生血管痉挛60例(73%),其中痉挛环29例(48%),痉挛段31例(52%)。将性别、血管直径、穿刺时间和次数、置管困难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除了穿刺时间外(P<0.05),其他因素对血管痉挛类型没有影响。结论本实验用超声将动脉穿刺后血管痉挛的类型分为两种,即痉挛环,痉挛段。并且发现随着穿刺时间的延长,血管的痉挛类型越倾向于段状而非环状。

关 键 词:桡动脉 动脉插管术 超声检查 痉挛 

分 类 号:R445.1[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654.2[医药卫生—诊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