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联华”到“昆仑”(1930—1949)——作为影像叙事的现代性之转向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安定[1] 张妤玟[1] 

机构地区:[1]西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出  处:《新闻大学》2012年第4期57-63,共7页Journalism Research

摘  要:本文以1930年创立的"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到1947年在它基础上成立的"昆仑"公司拍摄的影片中存在的"力场"及互动系统为切入点,分析了从儒家"文化主义"到"民族国家"传播范式的转向,发现在"联华"时期儒家文化主义传播范式存在的"力场"构成的三种力量是"儒家结构、市场逻辑和左翼思潮"。到了"昆仑"时期,在日本侵华的背景下,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以"群力"的方式介入,影像开始了"民族国家"范式的转向,最终形成了能辐射巨大能量的稳定结构。

关 键 词:“联华” “昆仑” 文化主义 “民族国家”范式转向 

分 类 号:J992.9[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