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陕西省铜川市教育科学研究室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8期205-209,共5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价值研究"(10BKS034)阶段性成果
摘 要:民国时期梁漱溟对中国政治出路的思考有着前后不一的态度。清末民初,他热衷于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民国十一年至十六年,他逐渐认识到西洋政治制度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必须建立自己的民主政治制度。梁漱溟政治态度转向的原因首先在于民国成立以来的政治现实与改造政治理想之间的巨大反差使然;其次是他通过对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认识到政治的背后有更深的因素在,那就是一民族的历史文化精神和社会构造,中西文化根本精神的不同是中国仿行西方政治制度不成功的根本窒碍。梁漱溟作为一个有敏锐触角的思想家,在对中国政治出路问题上所做的令人钦佩的艰辛探索,具有独到而深远的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