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治未病理论在中风防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段飞茹[1] 王志勇[2] 

机构地区:[1]西安医学院,西安710068 [2]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西安710004

出  处:《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年第16期100-101,共2页Chinese Medicin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of China

摘  要:中风又名卒中。因发病急骤,证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名中风。本病是以卒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出血、脑栓塞等属本病范畴。本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是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患。故预防中风的重要性已经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医学家们正从各个方面探索中风的预防措施。中医学历来十分重视预防,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三大主题,它包含三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愈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中医这种治未病理论在中风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现论述如下。

关 键 词:治未病 中风 防治 

分 类 号:R255.2[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