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何文彬[1]
出 处:《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44-49,共6页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现代汉语语气助词的主观性和主观化研究"(项目编号:09CYY03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语言是人创造的用以表情达意的符号系统,既有客观性,也有主观性。语言所指向的事实存在使其具有客观性,而人的意识和认知的主观能动性则使其带上主观性。语言符号的各个层面都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词这个层面的客观性主要体现在能指的自然属性和所指的事实存在性上,而其主观性表现更加多样,主要包括音位的心理性、能指和所指联系的任意性、对存在认知的差异性、词汇系统对存在组织的民族性等。用这种观点分析语言现象更具宏观性,更符合自然语感,例如可以对专名、单义词和多义词(包括词义如何引申)问题提供一致而简明的解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