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冉[1] 姜大膀[1,2,3] 刘晓东[4] 田芝平[2,5]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2]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3]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4]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5 [5]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出 处:《科学通报》2012年第25期2403-2412,共10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421407);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EW-QN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975050,41175072);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0825008)资助
摘 要:鉴于喜马拉雅-青藏高原空间上各重要部分隆升时间上的差异,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通用大气模式就其主要隆升阶段对亚洲夏季气候演变影响进行了敏感性试验研究.研究发现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北部隆升分别对南亚与东亚北部夏季气候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喜马拉雅山隆升导致南亚夏季风环流的显著增强和区域季风降水的明显增加,而青藏高原北部隆升造成东亚夏季风环流的明显发展和东亚北部降水的显著增加,且随后的阶段性隆升对这些均影响有限.与以往模拟研究相比,试验结果表明对比分析喜马拉雅-青藏高原不同子区域隆升有利于深入理解亚洲夏季风演变历史.
关 键 词:喜马拉雅-青藏高原 构造隆升 亚洲夏季风 数值模拟
分 类 号:P461[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